近日,位于滬寧高速、312國道交界處的碩放不銹鋼物流園迎來開園儀式,一個集不銹鋼倉儲、加工、物流等為一體的不銹鋼“綜合體”亮相無錫空港產業園區。記者在物流園內看到,一塊碩大的電子屏上滾動顯示著不銹鋼的成交量、各種原材料的價格信息。“這兩天全線飄紅,電子交易中心鎳的成交量已經超過了倫敦金屬交易所電子盤成交量!”物流園董事長郁曉春抑制不住心中的興奮。
“世界不銹鋼一半在中國,中國不銹鋼三分之一在無錫”,這說明無錫不銹鋼市場在中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鋼貿市場在全行業產能大過剩的時代背景下幾乎都陷入了苦苦掙扎的境地,不銹鋼行業也進入了結構全面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時期。作為一個工業產業的區域貿易中心,無錫將如何迎接挑戰?近日記者連續走訪我市多個不銹鋼市場,探尋他們在過剩時代的新思維。
做大電商:以磁場效應鞏固產業鏈
無錫錦能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絢煥是較早進入不銹鋼行業的“弄潮兒”之一,他說,早在1995年,無錫就建立第一個全國性重點不銹鋼市場——華東不銹鋼批發市場,后來無錫不銹鋼電子交易中心和東方不銹鋼交易中心又相繼開通,一時,無錫在國內行業內的風頭無人能敵。
電子平臺撬動了更大的能量。據統計,僅在無錫不銹鋼電子交易中心一家,不銹鋼的日交易量就達到了10.3萬噸,創造了全國紀錄。郁曉春向記者透露,近日無錫不銹鋼電子交易中心已成為央視大宗商品價格信息采集平臺,央視擬發布的《央視鎳價指數》和《央視不銹鋼指數》,其數據均由中心提供。
挾一年30萬噸的實物交收量、去年高達1.2萬億元的總成交額,該中心對市場嗅覺的靈敏程度甚至超過了百年老店倫敦金屬交易所。“每次鎳、鈷等原材料漲價的時候,我們都比倫敦先漲起來,跌也是我們這里先跌下去。”郁曉春透露。
記者觀察到,做大電商,已成為該類型市場轉型的一個顯著特征。從現貨到網絡,在減少倉儲、物流等開支的同時,體現的是鋼貿商的思路轉變。
東方不銹鋼交易中心首席分析師蘇強說,在現貨交易成交不佳的狀態下,“現貨+電子盤對沖”成為鋼貿商們堅定不移的選擇。郁曉春告訴記者,碩放不銹鋼物流園的成立,是有市場的一份雄心在——在現貨交易的基礎上,通過電子商務幫助各大鋼廠、貿易商、工貿企業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打造一個“網上在線掛牌交易+訂單交易+實物交收+加工配送”的整體服務模式。
顯然,盡管現貨交易在傳統不銹鋼貿易中占據了統治地位,但互聯網的興起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新天地。阿里巴巴經濟分析專家趙川說,龐大的交易量有可能讓無錫在不銹鋼交易領域掌握更大的定價權,像曾經繁華一時的“布碼頭”、“米碼頭”一樣,在網絡時代成為新的“不銹鋼碼頭”。
銀企創新:讓市場里活錢用到實處
記者見到南方不銹鋼市場董事長錢良的時候,他剛剛結束和銀行的一次洽談。
“鋼貿市場的一些危機,根本原因在于老板們拿了銀行的錢,卻沒有老老實實搞鋼貿,而是拿去投機了。”錢良說,為了規范鋼貿商的行為,南方不銹鋼市場正在和銀行探尋金融創新的路徑——讓市場成為類似“淘寶”的中間商,在銀行的支持下“監督”各方的交易,對于不誠信或者將銀行貸款挪作他用的鋼貿商,給予“差評”甚至亮“紅牌”。
東方不銹鋼電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永斌也向記者透露,他們目前和華夏銀行、農業銀行達成了資金第三方存管模式,客戶交易的每筆資金都可以通過官方網站進行查看,中心沒有任何權利動用客戶的交易保證金。
“簽約綁定攤位號和銀行子賬號,鎖定資金流向;交易中心每天執行清算對賬成功后,存管銀行自動為每個交易商發送賬戶余額短信……”王永斌說,借助這些措施,將有效使鋼貿市場里流動的資金“用到該用的地方”。
創新,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不銹鋼行業大洗牌已經拉開帷幕,不銹鋼市場應該精細化運營,延伸服務鏈,探索新的經營模式,在服務上下功夫,在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中創造自身的價值。”市不銹鋼商會會長吳堅說。
“靠傳統的現貨貿易已經越來越難賺錢了,賣1噸鋼材也就十幾塊錢甚至幾塊錢的利潤,有可能還倒貼錢”、“利潤越來越薄,只能靠增加出貨量來維持……”在采訪中,記者不止一次聽到鋼貿商們如此表示。
“沒有消失的行業,只有消失的企業,關鍵是誰率先變革、率先突破。”吳堅表示,當下仍是鋼貿商“渠道為王”的時代,鋼貿商處在鋼廠和終端用戶之間,應該摒棄“博行情”的思想,轉而強化增值服務和風險控制,以新思維實現不銹鋼市場的轉型升級。

蘇公網安備 32020602000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