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近期鋼價,似乎用難漲亦難跌來描述最為恰當。鋼價還未漲已經跌,鋼貿商對鋼價上漲的心情,就如同過了楊梅的季節,還沒吃到楊梅,嘴里一想到這個事兒就不斷涌酸水一樣,止也止不住。本來正值月初,在銷售壓力較前期下降,鋼貿商心態應該稍微好點的,但是淡季背景,再加上不穩定的經濟環境,鋼價上漲壓力仍然很大。不過,好在還有利好存在,這才讓廣大商家輕嘆一口氣——近期鋼價雖難漲,但也難跌。
從近期的經濟環境來看,隨著穩增長措施加碼,我國的宏觀經濟面正在回暖,數據顯示6月份經濟還繼續處于回暖通道之中。數據顯示,6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升至50.8%,創下去年11月以來最高,且為今年首度回升至榮枯線上方。這表明我國的制造工業經濟還在進一步好轉,此前實施的微刺激政策措施正逐漸顯現出效果。
另外從發電量數據也可以看到 ,6月中旬的發電量環比增加8.4%。如果2014年中國全年的經濟增速要達到7.5%的話,下半年的增速就要達到9%左右,因此下半年經濟狀況應可期,全年呈前低后高走勢。
而在成本方面,黑色金屬板塊也極有可能借機企穩,有望走出一波反彈行情。據了解,從3月開始,以螺紋鋼為首的黑色金屬產業鏈開始了為期4個月的清庫歷程,再加上環保壓力,不少民營小鋼廠退出了市場。如今,隨著微刺激逐漸顯力,宏觀有企穩跡象,市場信心悄然轉變,黑色金屬價格在鋼材的低庫存下緩慢企穩,行業備庫有可能在此境況下引領一波觸底反彈行情,屆時支撐鋼市行情。
有這些因素支撐,筆者敢說,近期的鋼價難有大跌。只可惜,這些支撐對鋼市的刺激強度不夠,鋼價雖難跌,但也難漲。
例如,從產量方面來看,據據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6月中旬重點企業粗鋼日產量183.67萬噸,續創該數據公布以來新高,旬環比增長0.22%,后期供給壓力的增大無疑對市場也是雪上加霜。
下游行業方面,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7月1日稱,盡管6月份鋼鐵行業形勢也略有改善,但該指數連續兩個月處于50%以下的收縮區間,反映出鋼鐵行業整體形勢依然低迷。再加上當下已經進入7月的傳統淡季,即便有包括“穩增長”一系列措施在內的刺激,也仍難以使鋼鐵業明顯回暖。
筆者認為,鋼市難以回暖,主要的因素還是下游需求乏力。雖然近日宏觀面出臺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各地投資建設力度不小,但要反映到需求上還需要時間,所以短期內終端需求難有放量表現,商家對微刺激政策的寄托,也只能是暫時的望梅止渴了。
蘇公網安備 32020602000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