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中國東北的吉林省,在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的起點之年,加大了對外開放平臺的建設力度,籌劃在邊境地區設立一批經濟合作區,以面向東北亞區域開展更為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吉林省與俄羅斯和朝鮮接壤,邊境線長達1400多公里,分布著琿春、和龍、集安、長白等縣市,已開通了10個對俄、對朝邊境口岸。
隨著東北亞區域合作的逐步深入,吉林省希望這些邊境城市可以在擴大對外開放方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在新近出的有關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舉措中,就對此作出專門的部署,將對符合條件并申請設立邊境合作區的縣市給予支持。
同時,吉林省還將加強重點邊境城市的口岸通道、能源水利、交通運輸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以進一步增強對周邊地區的吸引力。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吉林省已有多個邊境城市對設立邊境合作區表現出積極的意愿。集安市已將邊境合作區建設列為重點項目。而延邊的和龍市,已經對未來的合作區作出規劃,將重點發展鋼鐵、機械電子產業和國際保稅物流。
事實上,吉林省在建設邊境合作區方面已經有過成功的范例。早在1992年9月,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的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便宣告成立,目前這里已經建成了日本、韓國、俄羅斯和香港工業園,吸引了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入駐。
在此基礎上,吉林省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設想——加快謀劃中俄琿春-哈桑跨境經濟合作區。根據規劃,琿春-哈桑跨境經濟合作區將依托公路、鐵路和海上航線等對俄通道,連接中俄的琿春、扎魯比諾、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口岸和港口,重點發展口岸互市貿易、跨境旅游等產業。
對此,長期致力于東北亞區域合作研究的延邊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李鐘林認為,邊境合作區的開發對于吉林省乃至整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李鐘林表示,東北地域遼闊,需要多個增長極來帶動經濟的發展。目前遼寧的沿海經濟帶、沈陽都市圈和黑龍江的黑河貿易圈都正發揮著各自的作用。而對于吉林省已有的“國家戰略”——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來說,邊境合作區的建設,無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蘇公網安備 320206020007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