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裝備制造的競技場上,N10276鎳基高溫耐蝕合金,長期扮演著“卡脖子”角色。作為國際公認的“超級合金”,其富含的鎳、鉬、鉻、鎢等元素賦予了材料卓越的耐腐蝕性和高溫力學性能,成為化工、能源、環保及航空航天領域極端環境設備制造的“剛需材料”。然而,因其熱傳導性差、高溫變形抗力大,加工窗口極窄,對軋制設備精度與工藝穩定性的要求近乎苛刻,多年來國內僅有極少數企業能實現穩定量產。
2025年7月25日,河南鋼鐵集團安陽基地1780熱連軋機組傳出捷報——首卷N10276熱軋鋼帶成功下線。這一突破絕非偶然,而是集團“向先進鋼鐵材料高地邁進”戰略的結晶。依托科技創新中心、先進鋼鐵材料產業研究院和基地技術中心的三級科創平臺,河南鋼鐵集中力量攻堅工藝瓶頸,為“超級合金”量身定制了精準化工藝路線。
針對合金特性,技術團隊在加熱工序中精確設定各段溫度曲線與在爐時長,通過空燃比動態調節確保坯料加熱均勻性;軋制過程則對溫度、中間坯厚度、卷取溫度等核心參數實施毫厘級管控,嚴控冷卻水流量以抑制溫降,將生產波動壓縮至極限。短短兩周后的8月8日,該機組實現N10276軋制技術的再突破,通過參數優化進一步提升穩定性,彰顯了高端合金領域持續精進的能力。
“超級合金”的突破僅是河南鋼鐵高端化進程的一環。一日三捷的技術奇跡更印證了其全面崛起:8月8日凌晨,Mn13高錳耐磨鋼以連續3爐拉鋼破解鑄坯裂紋難題;傍晚,Mn25高錳鋼完成從冶煉到軋制的全流程貫通,為超低溫液氫儲罐提供關鍵材料支撐;其間N10276軋制再傳捷報。三大高端材料的同日突破,勾勒出河南鋼鐵向先進材料高地邁進的堅實足跡。
從今年6月全球首條5600mm+5500mm雙超寬機架寬厚板生產線貫通,可軋制5300mm船舶級巨板,到如今“超級合金”量產在望,河南鋼鐵以“科技創新”為刃,正劈開中國高端鋼鐵材料的新天地。當更多“剛需材料”掙脫桎梏走向產業前線,中國制造的脊梁,已然挺直。

蘇公網安備 32020602000764號